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,青藏高原東緣,東北與德陽市、東南與資陽市毗鄰,南面與眉山市相連,西南與雅安市、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;地理位置介于東經102°54′—104°53′、北緯30°05′—31°26′之間。
地形地貌:
成都市地處四川盆地西部邊緣,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;西部屬于四川盆地邊緣地區,以深丘和山地為主,海拔大多在1000—3000米之間,最高處位于大邑縣西嶺鎮大雪塘(苗基嶺),海拔高度為5364米。
東部屬于四川盆地盆底平原,為岷江、湔江等江河沖積而成,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帶,主要由平原、臺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組成,海拔高度一般在750米上下,最低處在簡陽市沱江出境處河岸,海拔高度為359米。
成都市由于巨大的垂直高差,在市域內形成了三分之一平原、三分之一丘陵、三分之一高山的獨特地貌類型;由于氣候的顯著分異,形成明顯的不同熱量差異的垂直氣候帶,因而在區域范圍內生物資源種類繁多、門類齊全,分布又相對集中,為發展農業和旅游業帶來了極為有利的條件。
擴展資料:
行政區劃:
成都市是四川省省會,也是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。成都市的行政轄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幾經調整逐步擴大。
1976年將溫江地區的雙流縣、金堂縣劃入成都市管轄;1983年,實行市領導縣的體制,撤銷溫江地區,將其10個縣并入成都市;1990年,調整成都市行政區劃,將原來的5個區劃分為7個區;2002年,經國務院批準,又將原新都縣、溫江縣撤縣設區。
2013年3月,成立天府新區(成都黨工委、管委會);2014年10月2日,經國務院正式批復,同意設立四川天府新區,標志著天府新區正式晉升為國家級新區;2015年12月,經國務院批準,原雙流縣撤縣設區。
2016年5月,經國務院批準,資陽市代管的縣級簡陽市改由成都市代管;2016年11月,經國務院批準,原郫縣撤縣設區。成都市轄錦江、青羊、金牛、武侯、成華、龍泉驛、青白江、新都、溫江、雙流、郫都11個區,簡陽、都江堰、彭州、邛崍、崇州5個縣級市,金堂、大邑、蒲江、新津4個縣。
成都市有國家級新區——成都天府新區直管區,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——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,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——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。
參考資料來源:成都市人民政府-地理位置
參考資料來源:成都市人民政府-行政區劃與人口
成都成華區位于成都市的西北角;
1、成華區是成都市市區,成立于1991年1月1日。以成都、華陽兩地名的第一個字而定名。成華區與青羊區、錦江區、金牛區、新都區、龍泉驛區接壤,成華區幅員面積110.6平方公里,2014年轄區常住人口94.30萬人(成都市區幅員面積最大區),管理14個街道。
2、成華區轄有雙橋子街道、猛追灣街道、二仙橋街道、府青路街道、建設路街道、白蓮池街道、萬年場街道、桃蹊路街道、雙水碾街道、跳蹬河街道、圣燈街道、保和街道、青龍街道、龍潭街道14個街道,99個社區。區人民政府駐一環路東三段
3、成華區位于川西平原,東與龍泉驛區交界,南與錦江區毗鄰,西與青羊區相連,北與金牛區、新都區接壤,地理位置介于東經103°53'~104°03'、北緯30°33'~30°44'之間,地處我國重要的科技文化和金融商貿中心、西南交通通信樞紐、四川省省會、內陸特大型城市、歷史文化名城--成都市區的東北部。成華區幅員面積110.6平方公里,是成都市面積最大的城區。
4、
136 0806 8886【加微信請注明來意】
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天府三街1599號(天府三街與南華路交匯處)